我曾把比喻当成一种罪孽,觉得比喻是偷换概念和误解的温床,是应该避免的东西。

假设有这样一句话「政府和人民就像父亲和儿子」从直觉上来说不无道理。可是如果说父亲和儿子的话:母亲是谁?母亲和父亲是合法夫妻吗?领了结婚证吗?做爱做的事情了吗?是顺产还是刨腹产?

巧妙的比喻也能巧妙地曲解。拿个历史上最成功的比喻「洞穴神话」来说吧。如果把影子的比喻和几何联系在一起,别人可以去主张「理型其实存在于四维或更高维空间」,配合一些神神叨叨的话还挺能唬人。

更加实际的例子。物理(弦理论)中有一个推论叫「全息宇宙理论」,说我们的世界可能是以二维方式存在的,而我们感知到的三维宇宙其实是一种不准确的近似。「全息」这个词在这里的作用是「低维重建高维」。这个理论本身是基于计算而来的,传播的时候变了味道:全息摄影有个特点是照片的碎片也包含着全局的信息。把这个套用在「全息宇宙」上,就有一种奇妙的曲解「我们每个人包含着这个宇宙的全部信息」,把前沿假说变成了一种灵修伪科学了。

不管是叙述的人还是听者都能大做文章。不管有意无意,这种错误都会变得很难觉察,叙述者犯了错就是偷换概念,听者理解错就是误解。

比喻不一定是坏东西。清晰准确的论证很好,但是别人理解起来更加费力;又难以传达一些细微的直觉的感受景象。好的比喻就像洞穴神话。它不仅仅好好表达了观点,还表达了一种感受,一种冲动。人看了以后产生想要从墙面上的虚影挣脱出来的意愿。

面对比喻,重点在于本体和喻体的变换。本体是什么?喻体是什么?本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?喻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?这些关系能对应而不出差错吗?在这个比喻中,哪些关系是有关的,而哪些关系是无关的?最重要的是,喻体之间的关系是不能回馈给本体的。大部分比喻的问题就出在这一步。

「父亲和儿子」的比喻可能关注是精神上的关系、服从、对人格的影响等等,而喻体的那堆生育问题是不相关的。「洞穴神话」关注的是真实和虚假,几何或者光学在这里也是不相关的。「全息」的比喻在于低维重建高维,全息照片本身的部分重建全部在这里还是不相干的。这些不相干的东西是不能回馈给本体的,否则就是偷换概念。

网上看到的比喻很多是有问题的。每当看到一个比喻,看看有没有利用这个比喻从喻体那里回馈了多余的信息。

比喻能让论述更有说服力、直观、还能传递出一些情感,但不能代替论述本身。你总是需要说清楚自己究竟在说什么,否则也怨不得别人搞错。做比喻之前理清楚自己要论证的是什么,在自己的比喻中哪些关系是相关的、哪些是不相关的,然后去比喻吧。